星际尘埃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星际尘埃是分散在星际气体中的固态小颗粒。根据星光的消光量可推断出这种消光物质大致是0.1μm半径的固体颗粒。星际尘埃质量密度估计约为气体密度的1%。或数密度为2000/km3。尘埃的物质可能是由硅酸盐、石墨晶粒以及水、甲烷等冰状物所组成。

  • 详细解释


     形成来源

    星际尘粒的来源至少有下列几种:

    ●小行星的碰撞,

    ●彗星在内太阳系的活动和碰撞,

    ●柯伊伯带天体的碰撞,

    ●行星际物质(ISM)的颗粒(贝克曼, D.,1997年)。

    的确,在对星际尘埃云长期的争辩中,都围绕在小行星碰撞和彗星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上。

    物理机制

    影响星际尘粒的主要物理程序(破坏或驱离)是:

    辐射压的驱散,来自内部的波印廷-罗伯逊辐射阻力、太阳风压力(主要是电磁力的效应)、升华、互相碰撞和行星的热效应。(贝克曼, D.,1997年)

    生命期

    与太阳系的生命相比,这些尘埃颗粒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果发现一颗存活超过一千万年的颗粒,那这个颗粒一定是从更大的碎片中被释放出来的。换言之,绝不可能是原行星盘内残留的物质(贝克曼个人的意见)。所以,这颗尘埃颗粒都是后来产生的。在太阳系的黄道带中尘粒99.9%是这样来的,只有0.1%是由太阳系外闯入的。所有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原始颗粒早已经都消失了。

    结构

    星际尘埃有很复杂的结构(Reach, W., 1997),除了来自背景的密度外,还包括:

    ●至少8种尘埃痕迹 - 它们的来源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

    ●一定数量的尘埃集结成带,它们的来源被认为是在小行星主带内的小行星族。三条最明显的与曙神星族、鸦女星族、和司理星族并存,其它的可能还有玛利亚族、司法星族,灶神星族和(或)健神星族也有可能(Reach et al 1996)。

    ●至少已经知道有两个共振的尘埃环,例如与地球共振的尘埃环。(虽然,在太阳系内的每颗行星被认为都应该会有一个追随著的共振环。)(Dermott, S.F. et al., 1994, 1997)。

  • 基本含义
    指遥远的星际间的微小尘埃,比喻极远的距离或微小的事物。
  • 详细解释
    成语“星际尘埃”由“星际”和“尘埃”两个词组成。“星际”指的是星星之间的空间,而“尘埃”则表示微小的颗粒。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遥远的星际间的微小尘埃,比喻极远的距离或微小的事物。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极远的距离或微小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情微不足道。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句话意味着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主宰,如果不属于自己,即使是微小的一毫也不能占有。后来,人们将其中的“一毫”解释为“星际尘埃”,用来形容微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东西。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的梦想就像星际尘埃一样遥不可及。2.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只是星际尘埃般微不足道。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星际尘埃”与遥远的星空和微小的尘埃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形象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星空、宇宙相关的成语,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燎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夜晚的星际尘埃闪闪发光,好像是无数的小精灵在跳舞。2. 初中生:即使是微小的星际尘埃,也能在宇宙中闪耀出自己的光芒。3. 高中生:在宇宙的浩瀚中,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微小的星际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