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雍
héng yōng
  • 拼 音:héng yōng
  • 注 音:ㄏㄥˊ ㄩ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地名。 春秋 时属 郑 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甲午,至于 衡雍 ,作王宫于 践土 。” 杜预 注:“ 衡雍 , 郑 地。” 杨伯峻 注:“其地当今 河南省 原阳县 西, 践土 东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晋文公 ﹞罢 宋 围,还与 荆 人战 城濮 ,大败 荆 人,返为 践土 之盟,遂成 衡雍 之义。”《吕氏春秋·简选》:“反 郑 之埤,东 衞 之亩,尊天子於 衡雍 。”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端正。
  • 详细解释
    衡,平衡;雍,美好。衡雍原指仪容仪表端正,举止得体,后来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端正。
  • 使用场景
    常用于称赞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得体,值得尊敬的场合。
  • 故事起源
    据传,衡雍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古代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衡雍的人,他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他在各种场合都能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受到了众人的尊敬和赞美。因此,人们将他的名字作为成语,用来形容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端正的人。
  • 成语结构
    衡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衡”是形容词,表示平衡;“雍”是形容词,表示美好。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端正。
  •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衡雍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2. 他的言行举止始终衡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衡量”和“雍容”,将两个词的含义进行联想,形成对成语“衡雍”的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礼仪等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衡雍”成语的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一个衡雍的孩子,他总是乐于助人。2. 小学生:老师常常夸奖小红是一个衡雍的学生,她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3. 初中生:作为班长,小王一直表现得衡雍,他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进步。4. 高中生:在学校里,小李是一个衡雍的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为人谦虚,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