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同声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ī kǒu tóng shēng ㄧ ㄎㄡˇ ㄊㄨㄙˊ ㄕㄥ

    一口同声(一口同聲) 

    犹一口同音。《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復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説好。”

  • 基本含义
    指一群人的声音齐一,一致发出。
  • 详细解释
    成语“一口同声”表示一群人在发声时,声音齐一,没有分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意见一致,或者在某个场合上表达出的声音一致。它强调了团结一致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团队合作、集体行动或者群体表达意见的情况。比如,可以用在讨论会议、集体决策、团队协作等场景中。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军事家叫孙武。他在《孙子兵法》中提到了“一声而喝,百声而应”的原则,意思是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的应答声应该是一致的。后来,这个原则就演变成了成语“一口同声”。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一口”和“同声”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一口”表示一致的声音,而“同声”表示同时发出的声音。
  • 例句
    1.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一口同声地支持这个提案。2. 会议上,与会者一口同声地表示对这个决定的赞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群人站在一起,同时发出一致的声音,形成“一口同声”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比如“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一口同声地喊出了校训口号。2. 初中生:在班级会议上,同学们一口同声地提出了改进学校环境的建议。3. 高中生:同学们在辩论赛中一口同声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展现了团结的力量。4. 大学生:社团成员一口同声地表达了对志愿活动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