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节
zǔ jié
  • 拼 音:zǔ jié
  • 注 音:ㄗㄨˇ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阻塞不通。《朱子语类》卷七三:“《易九·节》:‘説以行险’, 伊川 之説是也。説则欲进,而有险在前,进去不得,故有止节之义。又曰:‘节,便是阻节之意。’”《文献通考·国用三》:“一则以备中都缓急,二则以防漕渠阻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粮道阻节,现开路摺运,乞朝廷指挥,讨除后患。”

  • 基本含义
    阻止或阻挠进展,使事情停滞不前。
  • 详细解释
    阻节是一个表示阻止或阻挠进展的成语。它形象地比喻像节流阀一样,阻碍了事情的发展,使其停滞不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阻节可以指代各种因素或行为,如困难、障碍、矛盾等,阻碍了事情的进行。
  • 使用场景
    阻节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停滞、进展受阻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组织或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或困境。例如,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阻碍了项目的进展,可以说“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前进的阻节”。
  • 故事起源
    阻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在一次战斗中遇到了强敌,但因为李逵的勇猛和机智,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后来,人们用“阻节”来形容阻止或阻挠进展的行为。
  • 成语结构
    阻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的不合作精神成为了我们项目前进的阻节。2. 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它们成为你前进的阻节,要坚持下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阻节”与“阻碍进展”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阻止水流的节流阀,阻碍了水的流动,就像阻碍了事情的进展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阻节相关的成语,如“阻挠”、“阻碍”等,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口头提问经常成为我们学习的阻节。2. 初中生:学校的规定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成为了我们发展的阻节。3. 高中生:应试教育制度成为了我们个人发展的阻节,我们需要改革教育方式。4. 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了我们毕业生发展的阻节,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