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相应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īn kǒu xiāng yìng ㄒㄧㄣ ㄎㄡˇ ㄒㄧㄤ ㄧㄥˋ

    心口相应(心口相應)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坛经·般若品》:“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哎, 随何 也,须索箇心口相应。”《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武松 笑道:‘若得嫂嫂这般做主,最好。只要心口相应,却不应心头不似口头。’”

  • 基本含义
    指心与口的表达相一致,内心的想法与言辞相符。
  • 详细解释
    心口相应是由“心”、“口”、“相应”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心指内心的想法,口指言辞的表达,相应指两者之间的一致。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内心与言辞相符的意思。
  • 使用场景
    心口相应通常用来形容说话人的言辞与内心一致,即说话人说的话与内心想法完全相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说话真实可信,或者用来批评一个人说话虚伪不可靠。
  • 故事起源
    关于心口相应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是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故事中,屈原与贾生是好友,屈原曾向贾生倾诉自己的忧愁。贾生听后感同身受,回答说:“其言也,心口相应。”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语“心口相应”。
  • 成语结构
    心口相应的结构为“心 + 口 + 相应”。
  • 例句
    1.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心口相应,让人非常信任他。2. 她的表情与言辞完全心口相应,没有丝毫虚伪之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心口相应”:1. 将“心”、“口”两个字分开记忆,心指内心的想法,口指言辞的表达。2. 想象一个人的心和口相互呼应,形成心口相应的情景。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知识,例如成语的来源、演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心口相应的,她从不说谎。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心口相应,让我们觉得她很真诚。3. 高中生:他的承诺总是心口不相应,说了很多空话却不去实践。4. 大学生:在面试中,诚实回答问题是心口相应的表现。5. 成年人:只有心口相应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