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ǒu zé gǎi zhī ,wú zé jiā miǎn ㄧ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ㄧ ,ㄨˊ ㄗㄜˊ ㄐㄧㄚ ㄇㄧㄢ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过失或缺点则改正,无则用以自勉。本用于自省其身。后多用于指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时所持态度。《论语·学而》:“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 宋 朱熹 集注:“ 曾子 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冷眼观》第一回:“我这旧社会的怪事,正是那新前途的阻力,不可不叫大家知道知道,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五:“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 中国 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 基本含义
    如果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应该及时改正;如果没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应该更加努力。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自己的要求和反思。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就要积极改正,不断提高自己。如果我们没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就要更加努力,不断追求卓越。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例如工作中的自我反思,学习中的自我评估,以及生活中的个人成长。它可以提醒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要不断进步,并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极高的期望,因此他对卫灵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希望卫灵公能够在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时及时改正,并在没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时更加努力。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六个汉字组成,分为两个部分:“有则改之”和“无则加勉”。前者表示如果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应该改正;后者表示如果没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应该加倍努力。
  • 例句
    1. 他意识到自己在演讲中的一个错误,立即改正了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 这个学生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学习成绩,他懂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每个字都用拼音首字母组成一个简单的词语,例如“yzgz wzjm”。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发音和字序。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录,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和格言,来增加对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发现自己写错了一个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次一定不会再错了。2. 初中生:老师批改了我的作文,指出了几处错误,我会认真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下次写得更好。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发现自己的英语语法掌握得不够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意识到自己在沟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