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鬻
zì yù
  • 拼 音:zì yù
  • 注 音:ㄗㄧˋ ㄧ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自卖其身;自售其才能。《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汉书·梅福传》:“昔 秦武王 好力, 任鄙 叩关自鬻。”《后汉书·郅恽传》:“昔 伊尹 自鬻辅 商 ,立功全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惟敏》:“ 沉嘉旺 从 倭 逃归,自鬻於 沉 。”

  • 基本含义
    指自己贬低自己,贬卖自己的价值。
  • 详细解释
    自鬻是由“自”和“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自己贬低自己,贬卖自己的价值。形容一个人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自重,不自爱。
  • 使用场景
    自鬻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卑自贱,不自重,不自爱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鬻鸟,将自己的鸟贩卖给别人。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自己贬低自己,贬卖自己的价值,形成了成语“自鬻”。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自”和“鬻”。
  • 例句
    1. 他为了取悦别人,总是自鬻自己的能力。2. 她自鬻自己的外貌,以换取别人的赞美。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自己贬卖自己”,形象地表示一个人自暴自弃,贬低自己的价值。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自贬身价”、“贬卖自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爱学习,总是自鬻自己的能力。初中生:她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自鬻自己的个性。高中生:他自鬻自己的外貌,以获取他人的赞美。大学生:有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会自鬻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