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开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ìn kǒu kāi hé ㄒㄧㄣˋ ㄎㄡˇ ㄎㄞ ㄏㄜˊ

    信口开合(信口開合) 

    亦作“ 信口开喝 ”。亦作“ 信口开呵 ”。亦作“ 信口开河 ”。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曲:“说几句不伤时信口开合,折莫待愤悱启发平科。” 元 张养浩 《新水令·辞官》套曲:“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红楼梦》第六三回:“ 贾蓉 祇管信口开河,胡言乱道, 三姐儿 沉了脸,早下坑进里间屋里,叫醒 尤老娘 。”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现在儒道诸公……也不问什么叫道德,怎样是科学,只是信口开河,造谣生事。”

  • 基本含义
    毫无根据地随口说话,不负责任地乱说话。
  • 详细解释
    指说话不经过思考,毫无根据或依据地随意说话,不负责任地乱说话。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口无遮拦、不负责任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说话不经过思考、不负责任的行为。
  • 故事起源
    《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则寓言故事:楚国有个人名叫孟尝君,他一天在路上遇到一群人正在树下争论一只鸟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孟尝君随口说:“那只鸟是白色的。”之后,这群人就开始争辩起来,有人说是白色的,有人说是黑色的,争执不休。孟尝君看到后感叹道:“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并没有看清楚鸟的颜色,你们为什么要信口开合呢?”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动词+动词
  • 例句
    1. 他总是信口开合,说了很多不负责任的话。2. 不要随便信口开合,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信口开合”与孟尝君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随口说了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引发了一场争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辞和负责任相关的成语,如“口是心非”、“说三道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信口开合的同学玩。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不要信口开合,要负责任地说话。3. 高中生:他在演讲比赛中信口开合,没有说出真正的观点。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不要信口开合,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