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近日,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表示,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将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并倡导“135”出行方案: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据新华社2月7日报道)
无论是公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还是倡导“135”出行方案,都初衷良好,可圈可点。一旦有效落实,不仅节能减排,还能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但是,发改委的这一方案并不具备制度刚性,只是停留在倡导层面,能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并不让人乐观。
更应该看到的是,少开一天公车,不如少购一辆公车。当前,我国公车量多是不争事实,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就感叹,“公务车太多了,过去副省长以上才有专车,现在有的股长屁股后面都‘冒烟’。”公车购置及养护,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一旦过多就是耗费公帑。基于此,更应该裁减公车。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裁减公车,确实可行,也确有必要。
为了保证少购一辆公车成为现实,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强化预算约束。我国的预算一般比较粗、笼统,不够明确,而且预算的约束性不大,不够了再追加,随意性较大,会出现预算软约束或无约束。
此外,还需加大罚则。如果有机关敢超标、超量购置公车,或没有严格落实少购一辆公车的硬性规定就受到处罚,还敢顶风购车吗?
当然,更让人期待看到的是,既能少购一辆公车,又能少开一天公车,如此一来,必将让公众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