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官
xíng guān
  • 拼 音:xíng guān
  • 注 音:ㄒㄧㄥˊ ㄍㄨ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唐 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 ,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 子仪 ( 郭子仪 )使牙官 卢谅 至 汾州 ” 元 胡三省 注:“节镇、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给牙前驱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
    (2).指主持事务的仆臣。 唐 杜甫 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 仇兆鳌 注:“ 朱 注:行官是行田者。” 施鸿保 《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 基本含义
    指官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 详细解释
    行官是由“行”和“官”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指行动、执行,表示官员积极履行职责;“官”指担任官职的人,表示官员的身份。行官一词指的是官员积极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意思。
  • 使用场景
    行官一词多用于形容官员履行职责、尽职尽责的情况。可以用于夸奖官员在工作中努力、积极、认真地履行职责的场合。
  • 故事起源
    行官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一年》的记载中。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叫子行官的大夫,他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服务,受到了楚国君王的赞赏。因此,行官一词逐渐成为称赞官员尽职尽责的成语。
  • 成语结构
    行官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位行官,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2. 这位行官为民众做了很多实事,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行动中,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官员、职责相关的成语,如“尽职尽责”、“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位行官,每天都认真教我们知识。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名行官,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行官,我要负责组织各种活动。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尽职尽责地为同学们服务。5. 成年人:作为一名行官,我要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做出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