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禁
yí jìn
  • 拼 音:yí jìn
  • 注 音:ㄧˊ ㄐㄧ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礼仪的约束。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纵情遂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

  • 基本含义
    指礼仪和法律的规定和禁令。
  • 详细解释
    仪禁是由“仪”和“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仪”指的是礼仪,即规范人们行为的一套准则;“禁”指的是禁令,即法律规定的限制和禁止的行为。仪禁的意思是指礼仪和法律的规定和禁令,要求人们遵守。
  • 使用场景
    仪禁常用于形容社会秩序良好,人们遵守礼仪和法律的状态。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守规矩、违法乱纪的人。
  • 故事起源
    《礼记·大学》中有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禁令。后来,人们将其中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两句话合并起来,形成了成语“仪禁”。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仪禁的约束。2. 这个国家的仪禁非常严格,违法者必将受到严惩。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仪”代表礼仪,“禁”代表禁令,通过联想两个字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法律和礼仪规范,加深对仪禁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仪禁,不准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代表,我要维护学校的仪禁,让大家都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3. 高中生:社会的仪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自觉遵守。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仪禁,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