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楼
yuè bō lóu
  • 拼 音:yuè bō lóu
  • 注 音:ㄩㄝˋ ㄅㄛ ㄌㄡ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楼名。旧址在 湖北省 东部、 长江 北岸的 黄冈市 西。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日日江楼上,风物得冥搜。何人名 月波 ,此义颇为优。”
    (2).古楼名。在 嘉兴府 (今 浙江省 嘉兴市 )西北城上。 宋 朱敦儒 《好事近》词:“吹笛 月波楼 中,有何人相识?”《明一统志·嘉兴府》:“ 月波楼 在府西北城上,下瞰 金鱼池 。 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 政和 中 毛滂 重脩,自作记云: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 令狐君 乃为此楼,以名 月波 ,意将揽取二者於一楼之上也。”

  • 基本含义
    指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形容美景如画。
  • 详细解释
    月波楼是一个由“月波”和“楼”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月波指的是月光下水面上的波纹,楼指的是高楼或亭台楼阁。这个成语形容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寓意美丽如画。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夜晚的美景,特别是指月光下的景色。可以用来形容湖泊、江河、海洋等水域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色,也可以形容建筑物在月光下的壮丽景象。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中。该书是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编,收录了许多有关人物和事物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梁武帝萧衍的儿子萧统在月光下观赏波光粼粼的景象,萧统赞叹不已,形容其美丽如画,后来就有了“月波楼”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月波楼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湖面上的月波楼,如诗如画,令人陶醉。2. 他在月光下建造的楼阁,真是一座月波楼。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然后在湖边建造一座美丽的楼阁,形成了一个美丽如画的景象,这就是月波楼。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水波不兴”、“水波潋滟”等,来拓展对水和波纹的形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晚上我看到湖面上的月波楼,感觉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2. 初中生: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河形成了一座壮丽的月波楼。3. 高中生:在那个夜晚,我们站在高楼上,俯瞰着城市湖泊上的月波楼,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