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老人
yí shàng lǎo rén
  • 拼 音:yí shàng lǎo rén
  • 注 音:ㄧˊ ㄕㄤˋ ㄌㄠˇ ㄖ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 秦 末授 张良 《太公兵法》于圯上的老父。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宋 苏轼 《留侯论》:“ 子房 以盖世之才,不为 伊尹 , 太公 之谋,而特出於 荆軻 、 聂政 之计,以侥倖於不死,此 圯上老人 之所为深惜者也。”亦称“ 圯下老 ”。 宋 苏轼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跪履数从 圯下老 ,逸书闲问 济南生 。”

  • 基本含义
    指年老有智慧、经验丰富的人。
  • 详细解释
    圯上,指桥墩上的台阶;老人,指年老的人。形容年迈的人登上桥墩上的台阶,表示他们经历丰富,智慧超群。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赞美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王之涣在一次游览中,看到一个年老的农民站在桥墩上,他问农民为什么要站在桥墩上,农民回答:“站在桥墩上,可以远远地看见河流的全貌,也可以看到桥下行人的穿行。”王之涣听后,深受启发,写下了《登鹳雀楼》一诗,其中有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来,人们用“圯上老人”这个成语来形容有智慧和经验的年长者。
  • 成语结构
    主语+ 谓语
  • 例句
    1. 这位老教授是个圯上老人,他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2. 我们应该尊重圯上老人的意见,他们的智慧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圯上老人”想象成一个年老的人站在桥墩上,展望着河流的全貌,象征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关于中国古代智者的故事和名言,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圯上老人的智慧和经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我的爷爷一起玩耍,因为他是一个圯上老人,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位圯上老人,他是学校的退休教师,经验丰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给予了很多指导。3. 高中生: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圯上老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