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
gū sū
  • 拼 音:gū sū
  • 注 音:ㄍㄨ ㄙ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河渠书》:“上 姑苏 ,望五湖。”《淮南子·人间训》:“﹝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参阅 宋 范成大 《吴郡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县》。
    (2).指 姑苏台 。《国语·越语下》:“ 吴王 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 姑苏 。” 韦昭 注:“ 姑苏 ,宫之臺也,在 吴閶门 外,近湖。”《史记·吴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吴 ,败之 姑苏 。” 司马贞 索隐:“ 姑苏 ,臺名,在 吴县 西三十里。”《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吴 兴 姑苏 而灭。” 李贤 注:“ 姑苏臺 一名 姑胥臺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姑击之于 檇李 ,復败于 姑苏 。”参见“ 姑苏臺 ”。
    (3). 苏州 吴县 的别称。因其地有 姑苏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为必用邪? 吴子胥 不磔 姑苏 东门外乎!”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 孟明 补闕於 河西 , 范蠡 收责於 姑胥 。”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 姑苏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声到客船。” 明 冯梦龙 《山歌·月上》:“ 姑苏 李秀才 ,贫而滑稽。”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来此已是 姑苏 ,料想地方官员,一定要来参謁。”

  • 近义词

    苏州

  • 基本含义
    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 详细解释
    姑苏是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姑苏一词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寓意着诗意、浪漫和优美。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苏州市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地方或景点的美丽和优雅。
  • 故事起源
    姑苏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离骚》一书中,被用来形容苏州的美丽和富饶。苏州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在苏州留下了许多诗词和文章,使得苏州成为了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 成语结构
    姑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家乡就是姑苏,每次回去都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2. 这个景点真是太姑苏了,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仙境。
  • 记忆技巧
    可以用“姑苏”这个词语来形容美丽的地方,例如苏州市,或者其他具有美丽风景的地方。可以通过与苏州市相关的图片和文化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苏州市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深入了解姑苏的美丽之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姑苏的美丽风景,每次去那里都觉得很开心。2. 初中生:姑苏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拥有许多古老的园林和历史建筑。3. 高中生:姑苏是文化名城,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词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