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导
zān dǎo
  • 拼 音:zān dǎo
  • 注 音:ㄗㄢ ㄉ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冠饰名。用以束发。《释名·释首饰》:“簪,建也,所以建冠於髮也……导,所以导擽鬢髮,使入巾幘之里也。”《北史·艺术传下·何稠》:“ 魏 晋 已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 稠 曰:‘此田猎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 稠 始也。”《隋书·礼仪志七》:“自王公已下服章,皆绣为之。祭服冕,皆簪导、青纊充耳。”《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三品之服也。七旒,宝饰角簪导。”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椰子冠》:“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经安髮不知。”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为人导正、引领。
  • 详细解释
    簪导是由“簪”和“导”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簪指的是古代士人佩戴在头上的一种装饰品,而导则表示引导、带领。簪导的意思是指以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引导他人,帮助他人正直向善。
  • 使用场景
    簪导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社交中的榜样作用。
  • 故事起源
    关于簪导的故事并不常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古代士人的道德要求有关。古代士人佩戴簪子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簪导则是指那些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士人。
  • 成语结构
    簪导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是我们班的簪导之才,无论在学习还是待人接物方面都非常优秀。2. 她的为人正直,言行举止都是簪导的典范。3. 这位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一位簪导之人,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和簪导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佩戴簪子的士人,他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正引导着他周围的人向善。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簪导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古代士人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簪导之人,她总是教导我们做正确的事情。2. 初中生:他的为人正直,是一个簪导之才,我们都很佩服他。3. 高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簪导之人,他总是引导我们做正确的决定。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一个簪导之才,他在校园里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