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姓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拼音: xún xìng

    荀姓是中文的姓氏之一。荀姓主要来源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文王将自己的第十七子郇侯分封于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或郇叔。春秋时被晋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的得姓始祖。

    荀(Xún)姓源出有四:

    1、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25子,分姓12姓,荀就是12姓之一。

    2、黄帝时,有个大臣叫荀始,是个手巧心灵的艺师,他专门负责制作大小官员的官帽。其后代子孙以祖父名字命氏,称荀氏。

    3、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被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又称郇叔。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

    4、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公族,为隰叔之后,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荀本为姬姓诸侯国,被晋国所灭后,成为荀邑(在今山西省晋平县西)。隰叔被封于荀,为荀侯,其后裔以封地为姓,称荀氏。 到汉宣帝时,因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

    得姓始祖:郇侯。西周初期,周文王将自己的十七子郇侯分封于古郇国,并将荀姓赐于郇侯。古郇国定都于新绛西。山西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原来属于古郇国的疆土。历史上的古郇国最终被晋武公所灭。到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的国都在安邑,后迁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阳),韩国的都城原来在曲沃,后来也曾定都襄垣(今长治市),而赵国的国都在邯郸。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郇侯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后来去掉邑旁加草为荀姓,晋国有荀林父生儿子庚,裔孙叫况,后代又分为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望族居于河内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武陟县西南。故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的得姓始祖。

  • 基本含义
    指荀氏姓氏,也用来形容荀氏后裔的才情和品德。
  • 详细解释
    荀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源自于古代的职位名。荀姓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被认为是有才华和高尚品德的代表。因此,荀姓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情和品德。
  • 使用场景
    荀姓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传记和历史书籍中。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才情时,可以使用荀姓来进行比喻和描述。
  • 故事起源
    荀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说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被誉为“荀姓之祖”,他的学说强调了个人的自律和道德修养,因此荀姓成为了高尚品德和才情的象征。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荀”和“姓”。
  •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当代荀姓的典范。2. 这位年轻的画家才情出众,堪称荀姓的传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荀姓的起源和荀子的学说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荀子站在高处,展示着他的才情和品德,这样就能够记住荀姓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姓氏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荀姓的起源和荀子的学说。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关姓氏的成语,如“孔姓”和“孟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荀姓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姓氏。2. 初中生:我们学校有一个同学姓荀,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3. 高中生:荀姓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才情。4. 大学生:荀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跟荀子的学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