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
zhì gōng
  • 拼 音:zhì gōng
  • 注 音:ㄓㄧˋ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最公正;极公正。《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 郼 如 夏 ,此之谓至公。”《后汉书·荀彧传》:“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唐 刘虚白 《献主文》诗:“不知岁月能多少,又著麻衣待至公。” 宋 欧阳修 《与吴正献公书》:“某向以孤危之迹,当羣论汹涌之时,犹赖至公遏以清议,保全至此,恩德可量。”

  • 基本含义
    指公正、公平、公道。
  • 详细解释
    至公是一个表示公正、公平、公道的成语。它源自于《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君子以至公为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应该以至公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即要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 使用场景
    至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行为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它常常用来表扬那些在公共事务中公正处理问题,不被私利所左右的人。同时,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公正行为,不顾大局的人。
  • 故事起源
    至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子路》中的一段对话。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他:“君子何以至此?”孔子回答说:“君子以至公为宗。”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即要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 成语结构
    至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至”表示到达、达到的意思,“公”表示公正、公平的意思。
  • 例句
    1. 他在公正处理纠纷时总是至公无私,受到了大家的赞扬。2. 这位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一直秉持至公的原则,赢得了公众的信任。3. 这个组织的决策一向以至公为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至公”这个成语与公正、公平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它的含义。同时,可以创造一些与至公相关的联想图像,或者编写一些与至公相关的故事,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正、公平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平合理”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比我们的作文,一定要至公无私,不偏袒任何人。2. 初中生:在班级竞选中,我们应该投票给那些对我们公平公正的同学,要做到至公。3. 高中生:在学校的学生会选举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够代表全体学生利益的候选人,要追求至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