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讨
guó tǎo
  • 拼 音:guó tǎo
  • 注 音:ㄍㄨㄛˊ ㄊ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唐 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诗:“ 西羌 延国讨, 白起 佐军威。” 明 陈子龙 《名教励世首务论》:“偷生之臣,罪尤深重,若不大彰国讨,稍引严条,则为君者何其苦?为臣者何其乐?”

  • 基本含义
    指国家讨伐叛逆或外敌。
  • 详细解释
    国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国”和“讨”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对叛逆或外敌进行讨伐,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的力量和决心,表达了国家对叛逆行为的坚决反对。
  • 使用场景
    国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国家对叛乱或外敌的军事行动。它可以用来描述国家采取行动保卫领土、打击恐怖分子或镇压叛乱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国讨来比喻个人或组织对抗困难或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 故事起源
    国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国家面临着各种内外的威胁,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国家必须采取行动来讨伐叛逆和外敌。因此,国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国家对抗敌人的决心和勇气。
  • 成语结构
    国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讨”和宾语“国”组成。它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国家决定发动一次国讨行动,以保卫国家的领土安全。2. 在古代,国讨是国家维护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 记忆技巧
    要记住国讨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国”字代表国家,表示对抗的是叛逆或外敌。然后,记住“讨”字表示讨伐或打击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国讨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战争史和军事策略,了解更多关于国家保卫和军事行动的知识。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国讨类似的成语,例如国破家亡、国富民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国讨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2. 初中生:国讨是国家保卫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3. 高中生:国讨的背后是国家的力量和决心,它是国家维护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