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校
héng xiào
  • 拼 音:héng xiào
  • 注 音:ㄏㄥˊ ㄒ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品评考核。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督学使者争欲致之幕下,与共衡校。”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令考官於第三场悉心衡校。”

  • 基本含义
    指评判事物时要公正、客观、准确,不偏不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公正无私。
  • 详细解释
    衡校是由“衡”和“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衡”是指衡量、称量,也是公正、公平的意思;“校”是指校正、核对。衡校指的是在衡量时要进行校正,确保评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评判事物时要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公正无私。
  • 故事起源
    关于衡校的故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起源和故事背景。
  • 成语结构
    衡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衡”是动词,表示衡量、称量;“校”是宾语,表示校正、核对。
  • 例句
    1. 在评选比赛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衡校,不能偏袒任何一方。2. 做人要有衡校的品质,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经过自己的判断。
  •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衡量”和“校正”这两个词来联想记忆。将“衡校”理解为在衡量时进行校正,以确保评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公正、客观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正廉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时要衡校,不能偏袒任何一位同学。2. 初中生:做人要有衡校的品质,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经过自己的判断。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要有衡校的眼光,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做到衡校,公正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