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亭
zhāng tíng
  • 拼 音:zhāng tíng
  • 注 音:ㄓㄤ ㄊ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为观潮胜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 樟亭 望潮还。”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 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内心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的品质。
  • 详细解释
    樟亭是由樟木做成的亭子,樟木质地坚硬、香气浓郁,不易腐朽。比喻人的心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而不变。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樟亭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樟亭会》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李二的人,他的内心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他在樟亭会上经受住了贪官和敌人的考验,最终获得了正义的胜利。
  • 成语结构
    樟亭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樟”和“亭”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意志坚定如樟亭,不受任何困难的影响。2. 面对困难,我们要像樟亭一样坚定不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樟木的坚硬和香气浓郁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樟木做成的亭子,它坚固不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代表一个人内心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的品质。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横批、横眉、横剑等,来加深对坚定、不受干扰的含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樟亭一样坚定不移地学习,不受任何困难的影响。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要像樟亭一样坚定不移地复习,不受任何干扰。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要像樟亭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他人的影响。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我要像樟亭一样坚定不移地努力,不受外界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