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脚
guī jiǎo
  • 拼 音:guī jiǎo
  • 注 音:ㄍㄨㄟ ㄐㄧ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石蜐的俗称。可食用。形似龟脚,有石灰质的壳,足能从壳口伸出捕取食物。产于 中国 浙江 以南沿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石蜐》:“石蜐生东南海中石上,蚌蛤之属。形如龟脚,壳如蟹螯,其色紫,可食。” 清 周亮工 《闽小记·龟脚》:“ 闽中 海错,名龟脚者,蚌蛤之属,味劣,而值亦甚贱。”
    见“ 龟脚 ”。

  •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迟缓、慢吞吞的样子。
  • 详细解释
    龟脚是由“龟”和“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龟”指乌龟,而“脚”则指行走的脚。乌龟行动缓慢,因此“龟脚”成语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慢吞吞的样子。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行动迟缓、慢吞吞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磨磨蹭蹭,拖延时间,不积极主动。
  • 故事起源
    关于“龟脚”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
  • 成语结构
    龟脚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做事龟脚,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2. 这个学生学习龟脚,总是慢吞吞的,进步很慢。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乌龟的行动缓慢,将“龟脚”与乌龟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龟脚”相关的成语,如“龟毛”、“龟缩”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学迟到了,真是个龟脚。2. 初中生:他的作业总是做得很慢,真是个龟脚。3. 高中生:他的行动总是迟缓,做事不积极,真是个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