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示
zhāo shì
  • 拼 音:zhāo shì
  • 注 音:ㄓㄠ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昭示 zhāoshì
    [make clear to all] 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昭示后世

  • 近义词

    明示

  • 英文翻译

    1.make clear to all; declare publicly

  • 详细解释

    明白宣示或显示。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宋 陆游 《谢赐历日表》之二:“齐七政於璿璣,昭示太平之象。” 邹韬奋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今宜昭示大公,严惩著名贪污分子。” 孙犁 《澹定集·<文艺评论>改进要点》:“这个道理,生活已经昭示过。”

  • 基本含义
    明显地显示或表明某种信息或意义。
  • 详细解释
    昭示是一个动词,意为明显地显示或表明某种信息或意义。它通常用来描述通过某种方法或手段向他人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或意思。这种传达信息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 使用场景
    昭示这个成语经常用于描述一种明确的表达方式,例如通过文字、行为、符号或标志来传递某种信息。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公告、广告、标志、通知、警告等。昭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或行为透露出某种意思或信息。
  • 故事起源
    昭示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据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焚书坑儒,以防止知识分子对他的统治产生反抗。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不安。于是,有一位名叫昭示的智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对秦始皇的批评,写下了一篇文章,用隐喻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这篇文章被称为《昭示之文》,意为明显地表达出来的文章。后来,人们将这种明显地表达出某种意思的方式称为“昭示”。
  • 成语结构
    昭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眼神昭示着他内心的不满。2. 这个标志昭示着禁止吸烟。3. 这封公告昭示了公司即将进行的重大变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手持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写着“昭示”两个字。这个人通过高举旗帜的方式,明显地显示出某种信息或意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传达信息相关的成语,例如“示意”、“透露”、“传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画笔昭示我们如何正确书写字母。2. 初中生:他的微笑昭示着他对这个好消息的喜悦。3. 高中生:这幅画作通过色彩的运用昭示了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4. 大学生: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画面和音乐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 成人:他的眼神昭示着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