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
zhēn míng
  • 拼 音:zhēn míng
  • 注 音:ㄓㄣ ㄇ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日月能固守其运行规律而常明。《易·繫辞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孔颖达 疏:“言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一而为明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善言之往,无远不悦,恶辞之来,靡近不忤;犹日月无谢於贞明,枉矢见忘於暂出。” 北周 庾信 《徵调曲》之一:“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
    (2).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贞明啟运,齐玉镜於鸞门;易简成功,偃铜符於鹤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照万方。”
    (3).坚贞清白的节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女子叹曰:‘嗟乎!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礼亏义,妾不忍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 韩瑶 之妇,嫁 瑶 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4).指坚贞贤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公 峻直贞明,凛凛可惧,真社稷之臣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
    (5).坚致透明。《初学记》卷十六引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帝 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也。”
    (6).纯正。《旧唐书·苗晋卿裴遵庆等传论》:“ 遵庆 学术贞明,为 国忠 所出;恭俭谨密,遇 萧华 素知。”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品质高尚,忠诚正直,明达聪慧。
  • 详细解释
    贞明由两个字组成,贞意为坚贞不渝,明意为聪明明智。贞明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坚守原则,同时具备聪明才智。
  • 使用场景
    贞明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高尚的品质和智慧,适用于各种场合,如赞美一个人的忠诚、正直和聪明才智等。
  • 故事起源
    贞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公子重耳因受到谗言被流放,但他始终保持忠诚和正直的品质。后来,他成功夺回鲁国政权,成为鲁国君主,展现了他的贞明品质。
  • 成语结构
    贞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贞明的品质,受到大家的赞赏。2. 她的贞明智慧使她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贞明一词。可以将贞明与坚贞不渝、明智聪明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点。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贞明相关的成语来拓展词汇量,例如贞石贞心、贞不绝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贞明的好学生,总是坚持完成作业。2. 初中生:她的贞明品质让她成为班级的领导者。3. 高中生:他的贞明智慧使他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他展现了贞明的领导才能。5. 成年人:在工作中,贞明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