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
yú gǔ
  • 拼 音:yú gǔ
  • 注 音:ㄧㄩˊ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渔鼓,鱼鼓 yúgǔ,yúgǔ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打击乐器

  • 英文翻译

    1.(打击乐器)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used to accompany the chanting of folk tales

  • 详细解释

    (1).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稽首则不如跟贫道打简子,摑渔鼓……无忧无虑那开怀。” 明 王守仁 《归隐·园林好》套曲:“卸下了朝簪乌帽,布袍上系麻绦,把渔鼓简儿敲。”《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左胳膊上揽着个渔鼓,手裡掐着副简板,却把右手拍着鼓。”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士》:“有锣,有鼓,有笛子胡琴,渔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2).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明 徐渭 《读某愍妇弟集》诗:“急须一本弹渔鼓,恐有 中郎 别唱行。”

  • 基本含义
    指渔民在渔船上击鼓吸引鱼儿,比喻用各种手段引诱别人接近,以达到某种目的。
  • 详细解释
    渔鼓是由“渔”和“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渔民在渔船上击鼓,发出声音以吸引鱼儿,然后捕捉它们。这个成语比喻人们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诱别人接近,以达到某种目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手段往往是不诚实或者不光明的。
  • 使用场景
    渔鼓可以用于描述那些用欺骗、诱惑、诱导等手段来引诱别人接近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用花言巧语来迷惑他人,或者用虚假的承诺来吸引别人参与某项活动。
  • 故事起源
    渔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渔民生活。渔民为了提高捕鱼的效率,会在渔船上击鼓,发出声音吸引鱼儿。渔鼓成为了一种象征,用来比喻人们用各种手段引诱别人接近,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成语结构
    渔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渔”是名词,“鼓”是动词。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他总是用渔鼓的手段来吸引顾客,却很少兑现承诺。2. 这个政客用渔鼓的手法吸引了大批选民的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渔民在渔船上击鼓的场景与用各种手段引诱别人接近的意义进行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渔民在渔船上击鼓吸引鱼儿的情景,并思考渔鼓的含义,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渔鼓相关的成语,比如“渔人之利”、“渔阳鞞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渔鼓的方式吸引小鸟来到我的窗台。2. 初中生:他用渔鼓的手段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他的社团活动。3. 高中生:这个公司用渔鼓的方法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但最终却无法兑现承诺。4. 大学生:政客们常常用渔鼓的手法来吸引选民的支持,在选举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