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大不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hóng dà bù jīng ㄏㄨㄥˊ ㄉㄚˋ ㄅㄨˋ ㄐㄧㄥ

    闳大不经(閎大不經) 

    谓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餘万言。其语閎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 罗根泽 《诸子考索·晚周诸子反古考·商君书》:“余所以谓层叠而上之古史阶段,至道家阴阳家而突飞猛进者,非仅以两家之好为荒唐之言,与閎大不经之语也,尚有事实之证据在。”亦作“ 閎侈不经 ”。 章炳麟 《訄书·平等难》:“揉曲木者,不得不过其直,恣言至其极,则以为鷇卵毛鳞,皆有佛性,其冥极亦与人等。此特其左证之义,覬以齐一四类,而閎侈不经,以至於滥,有牛鼎之意焉。”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谈举止轻浮、不严肃,缺乏教养和修养。
  • 详细解释
    闳大指的是人的声音洪亮、高大,不经指的是不经过思考、不经心。闳大不经形容人言谈举止轻浮、不严肃,缺乏教养和修养。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缺乏严肃和教养的情况,通常带有贬义。
  • 故事起源
    《晋书·卷二十四》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晋朝时期,有个叫杜预的人,他和徐州刺史王导一起上学,但杜预不肯好好学习,总是玩乐而不肯专心读书。有一次,王导看见杜预在玩弄一只大鹅,便用“闳大不经”来形容他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副词+不+动词
  •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闳大不经,完全不像一个成熟的人。2. 这位演讲者的风格太闳大不经了,完全没有说服力。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闳大不经”,想象一个人的声音洪亮高大,但他的言谈举止却不经过思考和用心,缺乏教养和修养。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教养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修身养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声闳大不经,老师生气地让他安静下来。2.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言谈举止闳大不经,总是说些轻浮的话。3. 高中生:他在班级会上的发言闳大不经,完全不符合会议的严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