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公
yà gōng
  • 拼 音:yà gōng
  • 注 音:ㄧㄚˋ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復与 周 平”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元夏 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共事如前”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羣臣上奏,共推 峻 为太尉,议 胤 为司徒。时有媚 峻 者,以为大统宜在公族,若 滕胤 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贰也。”
    即阿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亚公,我住 五磯山 下七八十年,见了几家成败。”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有才能的人。
  • 详细解释
    亚公是一个古代的官职称号,是指位居宰相之下的高级官员。亚公一词后来引申为有才能的人,指才智出众、有能力的人。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才华,或者自嘲自己的能力不足。
  • 故事起源
    亚公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指晋国的一个官职。后来,亚公一词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
  • 成语结构
    亚公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真是个亚公,才华出众,做事有条理。2. 小明是我们班的亚公,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亚公”与“有才能”的音节相连,联想到亚公是指有才能的人。
  •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了解更多与才能和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一代宗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亚公,他会画画、弹钢琴还会做饭。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个同学真是个亚公,他擅长写作,每次作文都得满分。3. 高中生:他在学校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真是个亚公啊!4. 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表现出色,真是个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