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
yín jiǎ
  • 拼 音:yín jiǎ
  • 注 音:ㄧㄣˊ ㄐㄧㄚ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银甲轻搊,《金缕》低謳。” 清 赵翼 《同北墅潄田观西洋乐器》诗:“琵琶铁拨弹,秦筝银甲画。”
    (2).银饰的铠甲。

  • 基本含义
    指战士身上穿的铠甲
  • 详细解释
    银甲是中国古代战士身上穿的铠甲,用银制成。成语“银甲”比喻军人的勇武和威猛。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军人英勇无畏、战斗力强大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成语“银甲”源自《左传·哀公十四年》:“军父之子,不可与战,将军甲胄,犹胶漆之质也。”这个故事讲述了哀公的儿子被囚禁在敌人的军营里,他的父亲派遣将军去救他。将军告诉哀公,敌人的军父之子不可与战斗,而将军的甲胄却像胶漆一样坚固。哀公听后,感叹道:“吾将军之勇,如银甲之质。”从此,成语“银甲”就用来形容军人的勇猛和坚韧不拔。
  • 成语结构
    主语 + 如 + 银甲
  • 例句
    1. 他的战斗力如银甲般强大。2. 这支队伍的士兵们战斗时如同穿上了银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战士穿着闪闪发光的银甲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战争和武器的知识,例如铠甲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士穿着银甲保护国家。2. 初中生:他的勇气就像银甲一样坚不可摧。3. 高中生:这支队伍的士兵们如同穿上了银甲,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