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诞
xū dàn
  • 拼 音:xū dàn
  • 注 音:ㄒㄩ ㄉ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荒诞无稽。 汉 桓谭 《抑谶重赏疏》:“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旧唐书·穆宗纪》:“詔曰:‘山人 柳泌 轻怀左道,上惑先朝。固求牧人,贵欲疑众,自知虚诞,仍更遁逃。’”《红楼梦》第一一四回:“这些事情,原都是虚诞的,可是信得的么?” 陈以益 《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信如西人言,则女子仅能间接以有助于国; 日本 之教育,仅能利用女子以助男子之事业,女子不能自为事业。然则吾国之 木兰 、 梁红玉 等事,当为歷史之虚诞矣。”

  • 基本含义
    虚假、虚幻、不实
  • 详细解释
    指事物虚假、虚幻,与现实不符。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言谈、言论、承诺等不真实、不可信的情况。
  • 故事起源
    虚诞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虚诞之言”。相传,在项羽与刘邦相争的战争时期,刘邦曾派人去找项羽谈判和解,项羽表示愿意放弃争斗,但是他的言辞虚假、不可信,最终并没有达成和解。因此,后人用“虚诞”来形容不真实的承诺或言辞。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他的承诺都是虚诞的,不要轻易相信。2. 这个广告的宣传太虚诞了,不要被蒙蔽了眼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虚诞”拆分为“虚假”和“虚幻”两个词,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虚诞”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虚张声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理由太虚诞了,根本不可信。初中生:这个谣言太虚诞了,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高中生:他的承诺完全是虚诞的,不要被他骗了。大学生:这篇文章的论点太虚诞了,没有实际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