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难言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ǒu kǒu nán yán ㄧㄡˇ ㄎㄡˇ ㄣㄢˊ ㄧㄢˊ

    有口难言(有口難言) 

    有话不敢说或不便说。 宋 苏轼 《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折:“你结义在患难之先,受苦楚有口难言。”

  • 基本含义
    形容心中有话,但因种种原因无法说出口。
  • 详细解释
    指遇到某种情况或问题时,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却因为害怕、局促、尴尬等原因而无法说出口。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语表达的困难和尴尬。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在某些敏感或尴尬的情况下,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感受。比如在面对上级领导或者重要的场合时,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担心得罪对方或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选择保持沉默。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简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晏子的人在晋国当官的时候,因为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所以时常保持沉默。有一次,晏子被人问到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他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又担心得罪对方,最终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从此以后,人们用“有口难言”来形容这种情况。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有口”表示有嘴巴,即可以说话,而“难言”表示难以表达。整个成语通过“有口”和“难言”两个部分的对比,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某些情况下想要表达自己的话语却无法做到的困境。
  • 例句
    1. 在面对老板的批评时,他感到有口难言,不知道该如何回应。2. 她对他的感情一直有口难言,不敢主动表白。3.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大家都有口难言,不敢公开讨论。
  •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嘴巴张开,想要说话,但却被一根绳子给绑住了,无法发声。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有口难言”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表达困难相关的成语,比如“无言以对”、“心口如一”等。这些成语都与言语表达有关,深入学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时有口难言,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我在面对班级同学的嘲笑时感到有口难言,不知道该如何反击。3. 高中生:她对他的感情一直有口难言,不敢告诉他自己的心意。4. 大学生:在面对教授的质疑时,他有口难言,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