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素
zhú sù
  • 拼 音:zhú sù
  • 注 音:ㄓㄨˊ ㄙ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 唐 柳宗元 《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宋 梅尧臣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 朱亥 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清 姚鼐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有道德修养。
  • 详细解释
    竹素是由“竹”和“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竹素中的“竹”指竹子,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因为竹子在自然界中生长艰难,但它们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而“素”则表示纯净、朴素的意思。竹素所表达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朴素,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 使用场景
    竹素一词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保持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仍然保持廉洁,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坚持正义和道德原则。
  • 故事起源
    竹素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孔子曾经用“君子如竹素”来形容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在中国文化中,竹子一直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因为竹子在自然界中生长艰难,但它们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因此,竹素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竹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竹素”组成。
  • 例句
    1. 他的竹素品质使他在困境中能保持冷静和坚定。2. 她的竹素品德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竹子的品质来记忆竹素这个成语。竹子在自然界中生长艰难,但它们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因此,可以想象一个高尚品德的人就像一根坚韧的竹子一样,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并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此外,你还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了解更多关于道德修养和品德高尚的理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有竹素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初中生:老师说要我们做一个有竹素的人,要有高尚的品德。高中生:他的竹素品质使他在困境中能保持冷静和坚定。大学生:她的竹素品德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人。成年人:我们应该努力培养竹素的品质,保持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