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
yóu jì
  • 拼 音:yóu jì
  • 注 音:ㄧㄡˊ ㄐ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陈书·侯安都传》:“ 徐嗣徽 、 任约 等引 齐 寇入据 石头 ,游骑至于闕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狄陷 岳阳 ,游骑至 平江 。”《水浒传》第九二回:“只见 花荣 等五将,领游骑从西哨探过东来。”《花月痕》第四五回:“对面忽来一队游骑,车夫望风而遁,当头一个少年望着 碧桃 ,便跳下马抢了,飞鞭而去。”
    (2).武官名。《隋书·百官志下》:“吏部又别置……武骑、屯骑、驍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
    指流动突袭的骑兵。《晋书·苟晞传》:“初, 越 疑 晞 与帝有谋,使游骑於 成皋 间获 晞 使,果得詔令及朝廷书,遂大构疑隙。”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浑公 先与 羌 军和好,使其游骑引之,取路於 东原 而入。”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熟羌 卖马尝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 基本含义
    指在边境地区游弋巡逻的骑兵,也指游击战争中的游击队。
  • 详细解释
    游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左传》中,原指在边境地带巡逻的骑兵,后来也用来指代游击战争中的游击队。成语“游骑”常用来形容灵活机动、出其不意的行动方式,也可指代在边境地带进行巡逻、侦察等任务的军队。
  • 使用场景
    游骑一词常用于描述某个团队或个人的行动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危险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应对,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也可用于形容军事行动中的巡逻、侦察等任务。
  • 故事起源
    游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的一段故事。叔孙豹被派往边境地区巡逻,他不仅严格执行任务,而且善于机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来,游骑一词就用来形容这种灵活、出其不意的行动方式。
  • 成语结构
    成语“游骑”的结构是由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组成,其中“游”表示行动,指代巡逻、侦察等任务,“骑”表示乘骑,指代骑兵。
  • 例句
    1. 他的行动就像游骑一样,总能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2. 在这场战争中,游骑发挥了重要的侦察和袭击作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游骑”与灵活机动的行动方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骑着马在边境地带巡逻的士兵,他随时准备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游击战争和古代军事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游骑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关于游骑的故事,他们总是能够出其不意地战胜敌人。2. 初中生:游骑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侦察和袭击作用,对战争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3. 高中生:游骑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个团队或个人的行动方式,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