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衙
zhèng yá
  • 拼 音:zhèng yá
  • 注 音:ㄓㄥˋ ㄧㄚ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宋 时正式朝会听政的处所。 唐 白居易 《紫毫笔》诗:“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旧唐书·地理志一》:“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即正衙听政之所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 丹凤 之内曰 含光殿 ,每至大朝会,则御之。次曰 宣政殿 ,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次曰 紫宸殿 ,谓之上閤,亦曰内衙,奇日视朝则御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丁巳,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 基本含义
    指官府的大门和大堂。
  • 详细解释
    正衙是指官府的大门和大堂,是官府办公的地方。正衙是古代官府的核心区域,是官员办公、处理案件、审理民事纠纷的地方。正衙是官府权威的象征,代表着官府的法律和秩序。
  • 使用场景
    正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官府的办公场所,也可以用来比喻权威机构的大门和大堂。此外,正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办公室或工作场所。
  • 故事起源
    正衙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府制度。在古代中国,官府是社会管理和司法的机构,官员在正衙中处理公务,审理案件,维护社会秩序。正衙作为官员办公的地方,成为了象征官府权威和法律秩序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1. 他在正衙里处理案件。2. 我们在正衙外等候官员的召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正衙想象成一个官府的大门和大堂,官员在这里办公、处理案件。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正衙中处理公务,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官府制度和官员的职责,可以更好地理解正衙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办公室就像学校的正衙,老师在那里批改作业。2. 初中生:政府的办公大楼就是现代社会的正衙,官员在那里处理公务。3. 高中生:法院的大门前挂着“正义”两个大字,这里就是法律的正衙。4. 大学生:在公司的正衙里,经理和员工一起商讨工作事宜。5. 成年人:政府办公楼的大门前有两只石狮子,标志着这里是政府的正衙。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