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认不讳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í rèn bù huì ㄓㄧˊ ㄖㄣˋ ㄅㄨˋ ㄏㄨㄟˋ

    直认不讳(直認不諱)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迴避隐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 马子畦 一犯即现获之 黄福 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徵信录》:“ 彭 为革党侦探领袖,当即直认不讳,大駡 瑞 为国贼。”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

  • 基本含义
    毫不回避地直接承认错误或缺点。
  • 详细解释
    直认不讳是指在面对错误或缺点时,毫不回避地直接承认并接受责任。这个成语强调了诚实和勇气,表示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正。
  • 使用场景
    直认不讳常用于强调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时的态度,通常用于表扬那些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的人。
  • 故事起源
    直认不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二年》。当时,晋国有位叫做郤缺的大臣,因为犯了错而被王公贬斥。郤缺并没有回避他的错误,而是直接承认并接受了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成语“直认不讳”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直认不讳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直”表示直接,毫不回避,“认”表示承认,接受,“不”表示不,否定,“讳”表示回避,隐瞒。
  • 例句
    1. 他在犯错后直认不讳,这让人对他的诚实感到钦佩。2. 面对问题,我们应该直认不讳,勇于改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阳光下,毫不回避地直接承认错误,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实和勇气相关的成语,如“诚实守信”、“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错了作业,但是我直认不讳,老师夸我勇敢。2. 初中生:我在考试中作弊了,但我意识到错误后直认不讳,接受了惩罚。3. 高中生:我在团队项目中犯了错误,但我直认不讳,积极改正并向团队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