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厚
gāo hòu
  • 拼 音:gāo hòu
  • 注 音:ㄍㄠ ㄏ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高度和厚度。《左传·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齐 邢邵 《为文襄帝让尚书令表》:“助日月之光华,增天地之高厚。”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北郊议论》:“夫祀者,自有以感於无,自实以通於虚,必以类应类,以气合气,然后可以得而亲,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气则非所合,以类则非所应,而求高厚之来享,不亦难乎!”
    (3).谓恩德深厚。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内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为谋,则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汉 臣 董仲舒 曰‘被润泽而大丰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诚为‘天恩高厚’。”
    (4).高尚厚道。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心潜高厚,智极精微。推广爱之仁,以隆於父子;尽大公之义,以篤于君臣。”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浑朴,永巷索居。”
    (5).《左传·襄公十六年》:“ 齐 高厚 之诗不类。”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何僧智 者,尝于 任昉 坐赋诗,而言其诗不类。 任 云:‘卿诗可谓高厚。’ 何 大怒曰:‘遂以我为狗号!’”

  • 基本含义
    高尚而厚重的品质或气质。
  • 详细解释
    高厚指的是人的品质或气质高尚而厚重。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应该高尚,同时也应该有厚重的内涵和深厚的修养。
  • 使用场景
    在描述一个人的品质或气质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高尚和厚重。也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人品高尚、修养深厚。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魏国的将军卫骠骑在与赵国作战时,受到敌军的包围。卫骠骑身穿黄金盔甲,手持利刃,勇猛无畏地与敌军搏斗。最终,他成功突围并战胜了敌军。这个故事中的卫骠骑就展现了高尚而厚重的品质,成为了后来“高厚”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表示了高尚和厚重的品质。
  • 例句
    1. 他的品质高厚,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导演的电影作品总是给人一种高厚的艺术享受。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高厚”这个成语与高大厚重的山峰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想象一个高大而厚重的山峰,代表着高尚而厚重的品质。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高厚相关的成语,如“高尚”、“厚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高厚的学生,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这位老师教书育人,高厚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3. 高中生:她的人品高厚,不仅成绩优秀,还关心他人的困难。4. 大学生及以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高厚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