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
hù bù
  • 拼 音:hù bù
  • 注 音:ㄏㄨˋ ㄅ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户部 hùbù
    (1) [the Board of Revenue and Population] 官名,我国古代朝廷分掌户口、财政的官署
    户部主事。——《明史》
    户部司务。
    南京户部。
    (2) 三国以后设度支尚书掌财政,隋改为民部尚书,唐时改为户部,为三省下的六部之一,长官称尚书。以后历代沿置,清末改为度支部

  • 英文翻译

    1.the Ministry of Revenue in feudal China

  • 详细解释

    古代官署名。 秦 为治粟内史, 汉 为大司农。 三国 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 隋 设民部尚书, 唐 因之, 高宗 即位,为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五代 至 清 相沿不改。 清 光绪 三十二年,设民政部、度支部,户部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 基本含义
    指家庭或家族。
  • 详细解释
    户部是由“户”和“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原指官府中负责户籍登记和家族管理的部门。后来引申为指家庭或家族。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或家族。
  • 使用场景
    户部一般用于描述人口众多的家庭或家族,也可用于形容人多拥挤的场所。例如:这个家庭真是户部,人多得连个脚趾头都挤不进去了。
  • 故事起源
    户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府中的户籍管理部门。在古代社会,户籍登记和家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户部的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登记每个家庭的成员,管理家族的血统关系。因此,户部逐渐成为了指家庭或家族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主体成语“户部”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家族真是户部,人多得连个脚趾头都挤不进去了。2. 他们家是一个户部,整整有十几口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户部这个成语与“家庭”或“家族”联系起来,想象它代表着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的家庭或家族。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和多运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1. 学习了户部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了解古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族关系。2. 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或家族相关的成语,如“家徒四壁”、“门当户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有30个学生,就像一个户部一样热闹。2. 初中生:我家有四口人,虽然不是户部,但也很温馨。3. 高中生:他家是一个户部,有好多兄弟姐妹。4. 大学生:他们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户部,家族关系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