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历
zuǎn lì
  • 拼 音:zuǎn lì
  • 注 音:ㄗㄨㄢˇ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纂历 ”。
    亦作“ 纂歷 ”。嗣位。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书》:“圣朝钦明纂历,大拯生民。”《北史·儒林传序》:“ 明皇 ( 周明皇 )纂歷,敦尚学艺。”

  • 基本含义
    指篡改历史,编纂虚假的历史记录。
  • 详细解释
    纂历一词由“纂”和“历”两个字组成。“纂”意为编纂、篡改,“历”意为历史。纂历指的是篡改历史,编纂虚假的历史记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故意歪曲历史事实,以达到个人或政治目的。
  • 使用场景
    纂历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编造虚假历史,或者指责某人篡改历史事实。可以用在讨论历史学、政治学、新闻报道等方面的话题中。
  • 故事起源
    纂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学家,他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他的著作中,他力求真实地记录历史,不偏不倚地反映历史事件。然而,他的作品受到当时的政治压力,被迫进行了一些删节和修改。这种篡改历史的行为成为了纂历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纂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纂”和名词“历”组成。
  • 例句
    1. 他竟然纂历,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相。2. 这本书纂历了历史事件的真相,让人无法相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纂历这个成语:1. 将“纂”字与编纂、篡改的意思联系起来,表示故意歪曲事实。2. 将“历”字与历史联系起来,表示历史记录。3. 可以构建一个场景,想象一个人在篡改历史记录,然后将这个场景与纂历这个成语联系在一起。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司马迁的《史记》,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纂历,把历史书上的内容都改变了。2. 初中生:这本书纂历了历史事件,让人难以相信。3. 高中生:历史学家不应该纂历,应该客观地记录历史事实。4. 大学生:政府纂历,试图掩盖真相,但历史终将昭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