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树
yōng shù
  • 拼 音:yōng shù
  • 注 音:ㄩㄥ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抱树;环树。《太平御览》卷三五○引《韩非子》:“ 楚 人有白猨,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 养由基 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猨拥树号矣。” 唐 杜甫 《返照》诗:“返照入 江 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唐 杜牧 《云》诗:“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2).抱小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汉王 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 婴 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树’。” 唐 司马贞 索隐:“ 苏林 与 晋灼 皆言南方及京师谓抱儿为‘拥树’。”《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马烦轡殆,不释拥树。”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今京师谓抱小儿为拥树。”
    (3).指哺育幼儿。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始贬 商於 ,亲老且疾。儿未免乳,呱呱拥树。”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自古遭兵扰,偏嗟拥树妨。”
    (4).护卫扶植。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拥树民国,立於 泰山 磐石之安,则不独克尽军人之天职。”

  • 基本含义
    拥护树木,保护环境。
  • 详细解释
    拥树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拥”表示支持、保护,而“树”表示树木、自然环境。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应该拥护树木,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使用场景
    拥树这个成语常常用于环保教育、绿化活动等场景中。它可以用来表达个人或集体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和倡导。
  • 故事起源
    拥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城市,城墙外有一片茂密的树林。这片树林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阴凉和休闲的场所。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破坏,这片树林面临着被砍伐和开发的危险。于是,有一位仁心的官员发起了一场拥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运动,号召城市居民一起拥护树木,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最终,这场运动取得了成功,树林得以保留下来,成为了城市的一处宝贵的绿地。
  • 成语结构
    拥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拥”是动词,表示支持、保护,“树”是宾语,表示树木、自然环境。
  • 例句
    1. 我们应该拥树,保护环境。2. 这个社区开展了一场拥树活动,号召居民一起参与环保行动。
  • 记忆技巧
    要记住拥树这个成语,可以将“拥”字和“树”字分开记忆。首先,可以想象一个人拥抱着一棵大树,表达他对树木的支持和保护。同时,也可以联想到拥抱树木的动作,进一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想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拥树这个成语,可以深入研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以及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都是延伸学习的一部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拥树,每个周末我都会参加植树活动。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拥树活动,大家一起种植了一百棵树。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代表,我呼吁大家拥树,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4. 大学生:我计划在毕业后参加一些环保组织,为拥树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