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气候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分布在北纬50°—65°的地区,在北美洲自阿拉斯加到纽芬兰,在亚欧大陆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北部,都属于此类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特别大。一年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6—7个月,月平均气温10℃以上月份只有1—3个月。气温年较差多在40℃以上。号称寒极的西伯利亚的奥伊米康,一月平均气温为-50℃,七月平均气温为15℃,绝对最低气温达到-73℃。年较差为65℃,是世界上最大的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250—500mm,集中于暖季。冬季降雪量虽然不大,但因气温低,蒸发融化慢,积雪厚度可达600—700mm。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因低温,蒸发微弱,加上有永冻层,不少地面处于过温状态,沼泽广布。由于有短暂的暖季,日照时间长,适宜于针叶树生长,所以针叶林分布广泛,又称为针叶林气候。因积雪期很长,积雪厚度大,故称雪林气候。

  •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 详细解释
    针叶林气候是指针叶树种集中分布的气候类型,寓意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针叶林气候成语借用了针叶林这一自然环境的特点,强调众多树木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坚固的森林,象征着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
  • 使用场景
    针叶林气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团队、集体或国家在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取得成功的场景。它可以用在赞扬团队合作、集体奋斗、国家团结等方面。
  • 故事起源
    针叶林气候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借用了针叶林的特点来比喻人们的团结和力量。针叶林是一种生长在寒冷地区的森林类型,树木高大、茂密,生长环境恶劣,但它们能够抵御住寒冷、风雪等自然灾害,保护土壤,为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因此,针叶林象征着团结、坚韧和力量。
  • 成语结构
    Subject + 针叶林气候
  • 例句
    1.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展现出了针叶林气候,众志成城,共克时艰。2. 这个团队的团结合作,就像针叶林气候一样,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取得成功的步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针叶林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寒冷的森林,里面长满了高大的针叶树,它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坚固的森林。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针叶林气候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针叶林气候这个成语可以与其他形容团结合作的成语进行对比学习,例如“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你的词汇,并提高你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参加运动会时,展现出了针叶林气候,大家齐心协力,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像针叶林气候一样,团结起来,共同抵抗灾害。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班级同学们形成了针叶林气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