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悬镜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iōng yǒu xuán jìng ㄒㄩㄥ ㄧㄡˇ ㄒㄨㄢˊ ㄐㄧㄥˋ

    胸有悬镜(胸有懸鏡) 

    谓能洞察一切,犹如明镜在胸。《收穫》1981年第1期:“运行人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由衷信服地点着头。这位局长胸有悬镜,明察秋毫。”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具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和明确的目标。
  • 详细解释
    比喻人内心有一面明镜,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可以用来表扬有自信心和自我认识的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世说新语》。故事中,一位叫杨修的学者,年轻时就非常自信,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他用一面明镜悬挂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用并形成了现代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 + 胸有 + 悬镜
  • 例句
    1. 他胸有悬镜,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她胸有悬镜,始终保持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意思和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悬挂一面明镜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目标。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自知之明”、“明镜高悬”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胸有悬镜,知道自己擅长的科目是数学。2. 初中生:她胸有悬镜,知道自己需要努力提高的是英语口语。3. 高中生:他胸有悬镜,明确地制定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目标。4. 大学生:我胸有悬镜,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