冱冻
hù dòng
  • 拼 音:hù dòng
  • 注 音:ㄏㄨˋ ㄉㄨㄙ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天寒地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时方沍冻,乃裸无寸缕。疑为妖魅。”

  • 基本含义
    形容冰冻的状态
  • 详细解释
    冱冻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冱指冰冻,冻指冻结。冱冻形容物体被冰冻得非常坚硬,无法移动或变形。
  • 使用场景
    冱冻通常用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导致水或其他物体冻结成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状态非常僵硬或无法改变。
  • 故事起源
    冱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勇敢的农夫,他在严寒的冬天里种植庄稼。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劳作,不畏严寒。最终,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上天的赞赏,冬天时他的庄稼不仅没有被冻死,而且长得更加茂盛。这个故事象征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 成语结构
    冱冻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形容词“冱”表示冰冻,动词“冻”表示冻结。
  • 例句
    1. 冬天的河面被冱冻得结实无比。2. 这个城市的气温非常低,导致水管冱冻,无法供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冱冻”与冰冻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块冰被冻得非常坚硬,无法移动或变形的情景。此外,可以根据成语的故事起源来记忆,想象勤劳农夫的努力和生命力。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冱冻相关的成语,如“冻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可以拓展对冱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湖面被冱冻得像一面镜子。2. 初中生:严寒的冬天,河道冱冻,无法通航。3. 高中生: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打破现状,不让事情冱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