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
yǐ mén
  • 拼 音:yǐ mén
  • 注 音:ㄧˇ ㄇ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年十五,事 閔王 。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閭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閭”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诗:“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宋 曾巩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之望,固已深切。” 清 钱谦益 《母刘氏仍前赠制》:“古之贤母,望倚门而辞伏剑者,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
    (2).靠着门。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駡。”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翁蓼野》:“﹝ 蓼野 兄弟﹞流离 楚 粤 间,其伯姊遣人要归,倚门哭之。”
    (3).旧指妓女接客。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二:“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 清 汪中 《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婉孌倚门之笑,绸繆鼓瑟之娱,谅非得已。”参见“ 倚门卖笑 ”。

  • 基本含义
    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 详细解释
    倚门是由“倚”和“门”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倚”表示依靠、倚靠,“门”表示门扉。倚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的状态,倚靠在门上表示这个人无动于衷,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
  • 使用场景
    倚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懒散、无所事事的状态。例如,当你看到一个人整天倚门而立,不思进取,你可以用倚门来形容他。
  • 故事起源
    倚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齐物论》。故事中,庄子的一个朋友担任了一个官职,但他却整天无所事事,只是倚靠在门上。庄子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我现在是官了,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奋发向前了。”庄子听后感慨万分,认为这种懒散的状态是可悲的,于是形成了倚门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倚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倚”是动词,“门”是宾语。
  • 例句
    1. 他整天倚门而立,不思进取。2. 这个年轻人总是倚门而立,没有一点上进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懒散地倚靠在门上的画面来记忆倚门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倚门相关的成语,如倚老卖老、倚马可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倚门而立,一点也不喜欢学习。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一个倚门的人,我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他整天倚门而立,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未来。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积极向上,而不是倚门而立。5. 成年人:他整天倚门而立,一点也不为家庭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