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士
yǎ shì
  • 拼 音:yǎ shì
  • 注 音:ㄧㄚˇ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雅士 yǎshì
    [scholar] 高尚文雅的人
    文人雅士

  • 反义词

    粗人

  • 英文翻译

    1.a refined scholar; a person of refined tastes

  • 详细解释

    才情富赡、品格高尚的人。《文选·曹植<杂诗>》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士,《诗》云:‘殷士肤敏。’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有不易之分,处士隐居放言。”《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武伯南 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为嫌隙。”《旧唐书·赵憬韦伦等传论》:“ 赵丞相 区分检裁,求为雅士,以争权而陷 陆贄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就中若 丁晋国 谓 ,其才情足上下 寇忠愍 ,当时不入相,居然 宋 初一雅士。” 鲁迅 《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 陶园 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 基本含义
    指有才学、品德高尚的人
  • 详细解释
    雅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雅指高尚、文雅,士指有学问、有品德的人。雅士用来形容有文化修养、才学高超、品德高尚的人。
  • 使用场景
    雅士一词常用于赞美有学问、有品德的人,可以用来形容知识渊博、修养深厚的学者、艺术家、教师等。在社交场合中,也可以用来表示对一个人的尊敬和赞美。
  • 故事起源
    雅士一词最早出自《荀子·劝学》:“孟子之言,雅士之言也。”这里的雅士指的是孟子的言论非常高尚、有道德修养。后来,雅士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有学问、有品德的人。
  • 成语结构
    雅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雅是形容词,士是名词。
  • 例句
    1. 这位老教授真是一位雅士,他的学问广博而且品德高尚。2. 那位艺术家的作品真是雅士之作,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雅”字和“士”字的形状和意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雅”字想象成一个优雅的女子,象征高尚和文雅;将“士”字想象成一个读书人,象征有学问和修养。通过将形象和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雅士相关的成语,比如“雅人深致”、“雅量高致”等。这些成语都与高尚的品德和才学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雅士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雅士,我们都很喜欢她的课。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位雅士,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学霸,真是一位真正的雅士。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经常能遇到各个领域的雅士,他们的才华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