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
hàn qīng
  • 拼 音:hàn qīng
  • 注 音:ㄏㄢˋ ㄑ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汗青 hànqīng
    (1) [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historical records;chronicles;annals]∶借指史册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近义词

    历史、史籍、史乘、史册

  • 英文翻译

    1.(青竹) 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

  • 详细解释

    (1).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一说,取竹青浮滑如汗,易于改抹。后以“汗青”指著述完成。 宋 朱熹 《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 时亭 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王南陔中丞恭甫上舍著述》:“卷帙繁伙,汗青恐无日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或辛勤著述而欲亲覩其汗青,或经营工业而指垂成于旦夕。”参见“ 汗青头白 ”。
    (2).借指史册。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 鲜于必仁 《寨儿令》曲:“ 汉 子陵 , 晋 渊明 ,二人到今香汗青。”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 基本含义
    指历史。
  • 详细解释
    汗青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文化等的记录和研究。它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汗青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
  • 使用场景
    汗青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个时期、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它可以用于历史学、教育、文化等领域。
  • 故事起源
    汗青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义为汗水的年份。后来,汗青的意义逐渐扩展为历史。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人们通过汗水的年份来记录和记忆过去的事物。
  • 成语结构
    汗青是一个名词,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1. 这段汗青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2. 我们应该珍惜汗青,不忘过去的付出和努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汗水和年份联系起来,来记忆汗青一词。想象自己在农田中辛勤劳作,汗水滴下,然后用年份来记录这段汗水的经历,就是汗青。
  • 延伸学习
    了解汗青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或参加历史讲座等。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考古遗址等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汗青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学习汗青,因为通过了解过去的故事,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文化。2. 初中生:汗青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成就和错误,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3. 高中生:学习汗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我们的未来选择和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