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
hàn mò
  • 拼 音:hàn mò
  • 注 音:ㄏㄢˋ ㄇ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构成]
    并列式:翰+墨

  • 近义词

    笔墨、文字

  • 英文翻译

    1.[书] brush and ink -- writing,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 详细解释

    ◎ 翰墨 hànmò
    [brush and ink-writing,painting,or calligraphy]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1).笔墨。 汉 张衡 《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清 秦道然 《金缕曲·题云川蓉湖词隐图》词:“老矣城南 杜 ,尚依然飞扬翰墨,词填花雨。”
    (2).借指文章书画。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既考文辞,兼详翰墨。”《宋史·米芾传》:“特妙於翰墨,沉著飞翥,得 王献之 笔意。” 郭沫若 《歌颂群英大会》诗:“旧状元只通翰墨,而今是各业俱全。”

  • 基本含义
    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 详细解释
    翰墨一词源自古代文人雅士使用的毛笔和墨汁,代表了书法和绘画的艺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墨客的才情和艺术造诣。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文人墨客的才华出众,或者形容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境界。
  • 故事起源
    翰墨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鹤鸣》:“鸣鹤在翰,白翩其翼。”此处的“翰”即指毛笔,用以比喻文人的才华。后来,翰墨逐渐成为指书法和绘画的艺术。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翰墨造诣高超,举世闻名。2. 这幅画展现了他高超的翰墨技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翰墨”这个词语的发音和书法绘画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翰墨相关的知识,如书法、绘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学习翰墨,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2. 初中生:老师表扬了我的翰墨作品,让我很开心。3. 高中生:他的翰墨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4. 大学生:我对翰墨艺术非常感兴趣,正在专门学习相关课程。5. 成年人:虽然我不懂翰墨,但我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