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yí gǎo
- 注 音:ㄧˊ ㄍㄠˇ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遗稿"。
-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文物或古迹因年代久远而残破不全的样子。
-
- 详细解释
- 遗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遗指遗留、残存,槁指木材干裂、腐朽。合在一起表示古代文物或古迹因年代久远、受到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而破损不全的样子。
-
- 使用场景
- 遗槁常用来形容古代文物、建筑或遗址因为岁月的流转而变得残破不全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身体因年老、疾病等原因而变得憔悴不堪。
-
- 故事起源
- 遗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这本南朝宋代的古代文集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讲述晋代官员王导收藏古书的故事。当时王导的书房中堆满了古书,其中有一本书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残破不全,王导看到后感慨万分,用“遗槁”来形容这本书的破旧程度。
-
- 成语结构
- 遗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遗”和“槁”组成。
-
- 例句
- 1. 这座古建筑已经遗槁不堪,需要进行修缮。2. 她的容颜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遗槁了许多。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古代的木质建筑物,因为年代久远,木材干裂、腐朽,变得残破不全,就像是遗槁一样。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古代文物相关的成语,如“古色古香”、“千古一帝”等,来扩展对古代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古庙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遗槁得看不清楚原来的样子了。2. 初中生:这个古代文物因为年代久远,变得遗槁不堪,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3. 高中生:他的容貌因为患病而遗槁,看起来苍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