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鼎
yǔ dǐng
  • 拼 音:yǔ dǐng
  • 注 音:ㄧㄩˇ ㄉ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赋》诗:“ 越 裳依旧防 倭 寇, 禹 鼎何时铸 汉 奸。”
    (2).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
    (3). 西周 晚期青铜器。 宋 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著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 周 王作战,俘获 鄂侯 事。1942年 陕西 岐山 又出一鼎,与 宋 代著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基本含义
    指受人尊崇、受人推举的贤明之人。
  • 详细解释
    禹,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的治水英雄和开国君主,被尊为圣人。鼎,古代的一种炊具,也是古代帝王的象征。禹鼎这个成语,比喻被人尊崇、推举的贤明之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威。
  • 使用场景
    禹鼎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被人尊崇、推崇的贤明之人,可以用于描述领导、教师、学者等具有崇高地位和权威的人物。
  • 故事起源
    禹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在古代,中国遭受洪水泛滥的困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禹作为一位贤明的领导者,带领人民治理水患,开辟了一片安定的土地。为了表彰大禹的贡献,人们将他比喻为禹鼎,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成就。
  • 成语结构
    禹鼎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禹和鼎。禹是名词,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鼎是名词,指古代的一种炊具。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禹鼎,深受师生的尊敬。2. 这位科学家在自己的领域里是一位禹鼎,他的研究成果备受赞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禹鼎的形象与大禹治水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大禹站在高山之上,手持鼎状的工具,象征着他的权威地位和贤明才能。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大禹和他治水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望子成龙”、“卧薪尝胆”等,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禹鼎,我们都很尊敬他。2. 初中生:我爸爸是我们家的禹鼎,他总是明智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在自己的领域里是一位禹鼎,他的研究成果备受赞赏。4. 大学生:作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我要努力成为一名禹鼎,为同学们争取更多权益。5. 成年人:这位企业家被誉为行业的禹鼎,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