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牒
xíng dié
  • 拼 音:xíng dié
  • 注 音:ㄒㄧㄥˊ ㄉ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出行时用以证明身分的凭证。《新唐书·百官志一》:“天下关二十六,有上、中、下之差。度者,本司给过所;出塞踰月者,给行牒。”
    (2).行移公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生愁怖,终夜不枕。次日侦听,则已行牒讥察,收藏者弃市。”

  • 基本含义
    行牒是指在行军时,将军向下级将士下达的命令和通知。
  • 详细解释
    行牒是由将军或高级官员下达给下级将士或官员的命令和通知,用以指示行动或传达重要信息。行牒通常是以书信或文书的形式发放,内容详细清楚,对受命者具有约束力。
  • 使用场景
    行牒常用于形容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或通知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严肃、正式的指示或通知方式。例如在军事、政府、企业等组织中,领导向下属发出的命令和通知都可以称为行牒。
  • 故事起源
    行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队行军时的制度。在古代军队中,为了保证指挥的统一和信息的传递,将军会下发行牒,以确保命令能够准确快速地传达给下级将士。随着时间的推移,行牒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成语,用来形容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或通知的情景。
  • 成语结构
    行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动、执行,“牒”表示命令、通知。
  • 例句
    1. 将军发出行牒,要求士兵们加强训练。2. 公司总经理亲自下发行牒,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行牒”与“行军”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在行军时,将军发出命令和通知的场景,将“行牒”与行军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军事、政府、企业等相关的成语,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成语的起源和用法,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下发了一份行牒,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学校行牒要求学生严禁带手机进校园。3. 高中生:校长发出行牒,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导师发来一封行牒,提醒我们准备毕业论文答辩。5. 成年人:公司行牒通知员工参加下周的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