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绝
zhǎn jué
  • 拼 音:zhǎn jué
  • 注 音:ㄓㄢˇ ㄐㄩㄝ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陡峭貌。 宋 苏洵 《忆山送人》诗:“累累斩絶峯,兀不相属联。”
    (2).形容语气锋芒毕露,不留馀地。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絶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雍容和缓,而不为斩絶之言。”
    (3).界限分明貌。 唐 陆龟蒙 《记锦裾》:“始如不可辩别,及諦视之,条段斩絶分画,一一有去处。”
    (4).干脆利落貌。《水浒后传》第十八回:“兄弟你真是好汉子,每事做得斩絶!”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三:“‘同志们--一切要听我的口令。’ 铁鹰 队长说话总是这样斩绝。”
    (5).斩断;断绝。 清 李渔 《三与楼》第二回:“他见新的图不到手,旧的又怕回赎,少不得要生毒计,斩絶我的宗祧。”

  • 基本含义
    彻底消灭,断绝关系
  • 详细解释
    斩绝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斩”和“绝”组成。斩意为砍断、砍掉,绝意为断绝、切断。斩绝的意思是彻底消灭、断绝关系。
  • 使用场景
    斩绝通常用来形容彻底消灭某种势力或断绝某种关系。可以用于描述战争中消灭敌人、消除隐患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断绝与某人的关系或联系。
  • 故事起源
    据说,斩绝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将军,他奉命与敌军作战。在战斗中,他勇猛无比,斩杀敌人无数,最终将敌军彻底消灭。这位将军的英勇事迹传扬开来,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佩和赞美,创造了成语“斩绝”。
  • 成语结构
    成语“斩绝”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 例句
    1. 我们必须斩绝恐怖主义的根源,保护人民的安全。2. 他决心斩绝与那个无良商人的一切关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斩绝”联想为一位勇猛的将军,他用利剑斩断敌军的联系,彻底消灭了他们。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斩绝”相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彻底消灭”等,加深对彻底消灭、断绝关系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斩绝所有的坏习惯,变成一个好孩子。2. 初中生: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斩绝浪费资源的行为。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地斩绝了与朋友的联系。4. 大学生:我们应该斩绝腐败现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