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胰子
yáng yí zǐ
  • 拼 音:yáng yí zǐ
  • 注 音:ㄧㄤˊ ㄧ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肥皂的俗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除了两箱林文烟花露水,和两箱洋胰子是真的,其餘没有一瓶不是清水。”

  • 基本含义
    指外国人的胰子,比喻外国人的乳臭未干。
  • 详细解释
    洋胰子原本是指外国人的胰脏,后来引申为指外国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外国人年轻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认知不够深刻,经验不足,像刚生下来的婴儿一样乳臭未干。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用来形容对外国人年轻时的不成熟和不懂事。在描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关于洋胰子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 成语结构
    洋胰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年轻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太少了,真是个洋胰子。2. 别听那个洋胰子说的,他对中国的了解一点都不准确。
  • 记忆技巧
    可以把洋胰子的“洋”字和“胰子”的发音联想到“洋奶粉”,洋奶粉是指进口的婴儿奶粉,而洋胰子也是指外国人。通过这种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洋胰子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拓展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外国留学生真的是个洋胰子,连中国的国旗都不认识。2. 初中生:虽然他是个洋胰子,但他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一直在学习。3. 高中生:那个洋胰子在中国呆了几年,现在已经对中国的文化有了很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