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水之清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ì shuǐ zhī qīng ㄓㄧˋ ㄕㄨㄟˇ ㄓㄧ ㄑㄧㄥ

    置水之清 

    见“ 置水之情 ”。

  • 基本含义
    比喻人的品行清白无暇,毫无瑕疵。
  • 详细解释
    置水,放在水中;之,表示的;清,清澈。将水放在清澈的地方,水仍然清澈。比喻人的品行无论置于何种环境中都保持清白无暇。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无论遇到任何诱惑或困境,都能保持清白无瑕。
  • 故事起源
    《论语·子罕》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罕曾问孔子:“有人说您是圣人,但是圣人有没有过错呢?”孔子回答说:“圣人也会犯错,但是他们能够及时改正错误,使自己清白如初。”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清白如初”演变成了成语“置水之清”。
  • 成语结构
    置 + 水 + 之 + 清
  • 例句
    1. 他在职场上始终保持着置水之清的品行,从不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不正当的事情。2. 这位公务员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因为他一直保持着置水之清的操守。
  • 记忆技巧
    将“置水之清”联想成将水放在清澈的地方,水仍然清澈。这样的人品行清白无暇。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身正不怕影子斜”、“明察秋毫”等,这些成语都与人的品行和道德有关,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很好的同学,总是帮助别人,他的品行就像“置水之清”一样。初中生:在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时,他选择了坚持诚实,展现了“置水之清”的品质。高中生:他在学校里做事一丝不苟,他的品行就像“置水之清”一样,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